接到政府“订单” 体育社团很忙

发布时间: 2013年08月27日
  本报实习记者 孙杰
 
  政府“订单”一来,一些平时显得“小众”的体育社团,忙活起来。
 
  记者日前了解到,市中小学体育运动协会、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市体育休闲产业协会和市模型运动协会等市级体育社团,拿到了今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订单”。“政府花钱购买公共服务,体育社团接单提供服务,市民享受免费服务,这种事情越来越多。”市体育总会秘书长张朝晖说。
 
  公益“订单” 服务受欢迎
 
  早在去年,市中小学体协就拿到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订单——“强我少年”工程项目。这是一项旨在通过对孩子进行运动和饮食干预从而进行健康管理服务的公益项目,主要针对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近视、肥胖等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由专家提供指导方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运动,通过家长为学生提供科学饮食环境,从而提升学生体质并促成良好健康习惯养成。
 
  “强我少年”项目对7个区县的23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身体检测、健康分析以及运动和饮食状态调查,还把16000余学生纳入健康管理服务的范畴。同时,在府学小学、芳草地小学、七一小学、卢沟桥第二小学和怀柔区第一小学等15所学校成立“青少年健康管理中心”,引导青少年养成有益健康的好习惯。“很多家长希望我们继续跟踪下去,为孩子们提出营养和运动干预方案。我们今年计划进行跟踪。”市中小学体协副主席赵迎说。
 
  利用体育社团的专业优势,向特定人群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服务,是不少体育社团发挥作用的首选方式。
 
  市登山运动协会拿到政府“订单”,对北京各大景区的消防、管理人员进行了户外应急救援、基本生存技能、止血、骨折包扎等方面的应急培训,让这些一线工作人员掌握了基本的急救常识。门头沟一景区的工作人员接受培训后说,“以前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我们虽然能第一时间到现场,可不懂急救,只能干着急。现在学了急救常识,心里就有底了。”
 
  市登协每年1000人次的培训,还让不少登山爱好者受益。登山爱好者小吴说,“我以前虽然喜欢户外运动,但是纯属‘瞎玩儿’,很多专业知识都不懂。参加了培训,掌握了知识技能,更加体会到了户外运动的乐趣。”
 
  “订单”增多 内容更多样
 
  今年,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体育社团,数量增多了,服务范围也更多样化。
 
  市模型运动协会今年在天通苑社区启动了“科技体育社区快乐体验行”项目。招募、培训社区科技体育运动爱好者,科技体育社区成果展,亲自动手做航空模型、航海模型和车辆模型,举办模型运动大赛等,让社区居民体会到科技体育的趣味。
 
  在这里,孩子们尤其高兴,既学到了电学、力学、机械知识,还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慢慢培养了科技兴趣。“尤其是把一些孩子从网吧里拉了出来,对科技创新活动有了兴趣。”这一点,让协会秘书长李艳最得意,她觉得活动的目的达到了。
 
  连家长、老年人也被吸引进来。马大爷刚开始是陪孙子来玩儿航模,结果自己也着迷了。“以前觉得这些模型都是孩子们的玩意儿,后来发现不是那样儿,我们都能玩,挺有意思的。”
 
  下个月,拿到政府“订单”的其它3个公益项目也将启动。市汽摩协会将把“社区汽车安全驾驶技能培训班”开到全市10个社区。普及安全驾驶知识,提高安全驾驶意识和技能是这一活动的目的。“咱北京的机动车很多,交通安全非常重要。我们的培训班等于是让驾驶员回回炉,进行一次再培训,绷紧安全这根弦。”活动组织者张文说,“我们计划每个社区培训50人,总培训人数超过500人。同时发放5000份宣传资料,让至少5000个家庭关注安全驾驶。”
 
  市体育休闲产业协会也将开展“户外运动应急救援公益培训”项目。“这是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培训完全是免费的。至少要做30期培训,近3000人参加,我们还准备把培训视频放到网上,让更多人受益。”项目负责人荆树磊说。
 
  再过几天,等中小学一开学,市中小学体协的“体育启蒙教育工程”项目也要开始了。“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多项体育运动训练,给予他们规范的体育运动启蒙,使青少年掌握多项运动技能,让他们触类旁通地理解体育、爱上运动。”该协会副主席赵迎说,“这个项目将使16个区县64所学校的数千名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