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体育舞蹈公开赛在副中心盛大启幕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14日 |
||
当体育舞蹈的激情与千年运河的厚重相遇,当竞技艺术的优雅与城市发展的脉搏同频,一场连接古今、贯通中外的体育文化盛宴正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徐徐展开。7月13日,为期两天的2025年中国·北京体育舞蹈公开赛在通州体育场盛大启幕,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120余支代表队、1200余名选手在以舞会友,蹁跹舞步在千年运河之畔旋转,仿若洛神凌波。 本次比赛由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确认,北京市体育总会指导,北京市健美操体育舞蹈协会、北京市通州区体育局主办,北京北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是通州举办的首场国家级体育舞蹈赛事。以舞为媒,本次比赛融体育竞技、文化传承、旅游消费于一体,既是北京建设“赛事之都”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在“双奥之城”的荣光下,通州正以开放包容之姿,让千年运河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交相辉映,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古今交融:运河文化赋能赛事,舞步绘就城市新名片 通州因运河而兴,自古便是南北文化交融的枢纽。千百年前,漕运舟楫在此汇聚,书写了万舟骈集的繁华史诗;而今,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浪潮中,大运河畔再迎高光时刻——全新开放的通州体育场化身国际水准的艺术殿堂,迎接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120余支代表队、1200余名选手。这场久违的赛事不仅填补了通州区国家级体育舞蹈赛事的空白,更以“四合如意”奖牌等匠心设计,将运河文脉与竞技精神凝于方寸:奖牌中央的流线型线条勾勒出运河流淌的飘逸形态,翘起的双翼象征舞者破茧成蝶的拼搏姿态,点缀的星辰则寓意通州体育赛事如璀璨繁星,点亮城市活力。 体育舞蹈兼具艺术美感与竞技精神,与通州古今同辉的城市气质高度契合。这一理念与北京“一环四区N场景”的赛事布局不谋而合。作为“东部体育休闲聚集区”的重要节点,通州依托大运河、绿心公园等资源,已成功打造龙舟嘉年华、水上马拉松等品牌活动。此次体育舞蹈公开赛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赛事+文化+旅游”的多元矩阵,成为彰显北京“双奥之城”底蕴、展现副中心现代化风貌的又一窗口。 赛旅融合:以舞为链,激活文体消费新场景 随着副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在市、区两级体育、文旅和商务部门的因势利导下,通州聚焦大运河生态资源禀赋,培育彰显首都内涵特征的运动品牌赛事活动,以“体育+”模式打响“通通来运动”城市副中心体育品牌,举办了多样化的赛事活动,全面展现副中心魅力。 赛事期间,通州将化身“开放式舞台”,通过“跟着赛事去旅游”的创新办赛理念,释放文体旅融合的乘数效应。组委会精心策划了相关配套活动,内容包含舞蹈大师课、副中心文旅打卡等。联合区商务局、区文旅局推出赛事专属优惠,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 实际上,这一办赛理念和比赛组织管理模式早有成功先例。2025年北京大运河龙舟嘉年华三天吸引观众超18万人次,拉动消费逾千万元。如今,体育赛事已成为通州文旅消费的黄金IP。本次赛事进一步升级体验,以“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双轮驱动,积极推动体育产业建立消费新模式,助推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全民共享:零门槛参赛,书写健康中国北京篇章 本次比赛秉持“全民健身,全民共享”的理念,打破专业壁垒,在组别设置、竞赛机制和价值导向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 组别设置方面,设组涵盖了职业选手与业余爱好者,从6岁的儿童到65岁的老年人均可参与;竞赛机制方面,引入了“六长一人”竞赛体系,并从全国各地选调了88名优秀裁判组建裁判天团,其中包含5名国际级裁判和41名国家级裁判,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社会价值方面,严格规范青少年参赛服装与妆容,引导体育和美育协同健康发展。 这一设计呼应了北京“全民参与”的体育赛事布局。本次体育舞蹈公开赛通过降低参与门槛,让竞技体育成果惠及大众,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不仅如此,赛事引入网络报名、电子计分系统等国际化标准竞赛保障体系,彰显着双奥之城的体育竞赛服务水准;华北电力大学100名志愿者提供全流程引导的志愿服务,展示着赛事的情感和温度;赛事设置的医疗绿色通道和全天候待命的救护车,给予参赛者最真挚的医疗安全守护;采用分流动线设计,对运动员、观众、嘉宾有序分流,展现了赛事精细化协调管理的能力。 从“双奥之城”迈向“赛事之都”,2025年北京将举办40项国际赛事与200项群众体育活动,形成多层次供给体系。本次体育舞蹈公开赛虽非奥运项目,但组委会坚持赛事引领,高标准筹备,以同样专业的服务品质,充实“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进一步实现通州体育事业新发展、新跨越,做强副中心赛事活动品牌,持续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打造一座近悦远来、心向往之的“体育乐活之城”,为北京打造“国际体育赛事名城”添砖加瓦。 从运河帆影到体育场馆的璀璨灯光,从玲珑婀娜的古老中华舞韵到时尚动感的体育舞蹈的节拍,通州正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向世界展示北京“古今双韵”的独特魅力。2025年中国·北京体育舞蹈公开赛不仅是竞技的擂台,更是文化的展台、经济的平台、民生的舞台。它将以体育舞蹈为笔,以千年运河为卷,在促进消费及文旅商体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让大众看到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活力与包容并蓄的通州。 |
||
|
||
|
||